在出發到澎湖的前一天晚上就興奮得睡不著,

暑假期間養成的晚睡晚起壞習慣這下讓我嚐到苦頭,

終於到了出發的時間,我們要往澎湖飛去!

 

早上7點半左右台中航空站就已經充滿許多遊客,

機場規模雖小卻有飛到香港廈門越南的航線。

第一次搭國內線的航班覺得好稀奇,

飛機的規模也小的讓人覺得有一絲絲的不安心!

慶幸的是出發時天氣狀況很好,

經過35分鐘的飛行時間就抵達馬公機場。

 

 

DSC04380.JPG    

 

第一天的行程就在本島做環島自由行,

我們一行14人藉由民宿業者的安排租了兩台九人巴士,

看看窗外炙熱陽光以及穿梭在島上的機車,

幸好我們選擇的是租車服務,

沒有太多樹蔭遮蔽的澎湖只能靠自己做好防曬措施囉。

 

 

澎湖本島包括馬公市、湖西鄉、中屯島、白沙島和西嶼。

而本島的環島又可大略以馬公為軸心,

北稱為北環(北部環島)

往南則稱為南環(南部環島)。

我們這次的重點擺在北環,

南環的景點只有路過「風櫃」一個景點。

 

 

DSC04398.JPG  

 

 

風櫃位在風櫃半島的尾端,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漁村,

因風櫃濤聲、水柱噴潮、海水抽吸聲等三大奇觀而聞名。

侯孝賢於一九八三年所拍攝的電影「風櫃來的人」也使風櫃聲名大噪。

風櫃沿海盡是發達的柱狀節理玄武岩,

由於海浪長年的沖擊,形成了狹長的海蝕溝及海蝕洞。

每當巨浪激盪,衝向洞口,岩洞內一陣陣如雷濤聲,如風箱鼓風,

如遇到風勢大、風向恰好、海水漲潮時,還可見到水柱噴潮的奇觀,

風櫃聽濤即由此而來。(資料取自 沿著菊島旅行 澎湖資訊網)

 

 

198651_254788297872175_100000230196737_955615_7905388_n.jpg   

 

 

接著就到馬公市區逛逛,

有在地人作陪幫我們把行程全權安排妥當,

不用花腦筋去考慮其他問題,

吃過午飯之後就開始進行北環。 

北環泛指馬公市以北的景點遊覽,

我們這次去了通樑古榕樹→跨海大橋→小門地質館、鯨魚洞

二崁古厝→西嶼燈塔→清心海鮮餐廳→中屯風車→晚上觀音亭戲

 

 

 

通樑古榕樹

 

 DSC04443.JPG  

 

相傳300多年前有一廈門的商船遇大風浪沈沒於通梁近海,

船上不少物資漂流到通梁岸邊,其中一株榕樹苗為通梁鄭姓人氏拾起,

栽植於保安宮前,沒想到這株榕樹繁茂生衍經過幾百年的歲月,

茲長成97條氣根盤節錯綜,樹蔭覆蓋面積達到660坪的古榕。

 通梁古榕林蔭下也變成當地人休閒之處,

周邊還形成小商圈可以讓我們稍做休息。

  

 

跨海大橋

 

DSC04453.JPG  

 

跨接白沙島和西嶼島的跨海大橋是1996年重新啟用的新橋。

在新橋旁邊尚且有一些橋墩就是舊橋的遺跡,

當年舊橋拆除後有不少海鳥前來橋墩上頭築巢,

縣府索性就不拆除舊橋橋墩,成為另一項特色。

我們在進入西嶼段前在橋頭拱門下拍照留念,

人來車往的馬路上就看到一群瘋子佔路拍照,

種感覺也蠻好玩的,不過這是非常危險行為,

小孩子千萬不要學啊…….

 

 

小門地質館與鯨魚洞

  

小門因海岸玄武岩地形發達,層土結構豐富,

宛如澎湖地形的活教室,因此政府特選定小門做為地質展覽館設置地。

在前往鯨魚洞前我們先在小門地質館吹吹冷氣,連續艷陽高照之下,

真的是需要讓皮膚休息一下,才有動力看下一個景點。

 

DSC04457.JPG  

 

 

從地質館走到鯨魚洞的路途上

我們看到北方山丘上櫛比鱗次的菜宅。

 

DSC04469.JPG  

 

澎湖的「菜宅」又稱「宅內」,是一種四面砌石牆,

作用是抵擋強勁的東北季風,

讓柔弱的作物在冬天裡還能順利生長的精緻農地。

菜宅四面疊砌的石牆稱為「宅岸」,

通常以咾咕石或玄武岩等當地材料為建材加以砌築,

砌築圍牆的旱作農地如果筆筆相連,遠觀則狀似蜂巢,極為壯觀。

  

 

 

鯨魚洞的由來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有條小鯨魚擱淺在小門岸邊,

母鯨極力搶救卻無力回天,母鯨因悲傷過度而撞山壁自盡,

於是撞擊出了這樣一個類似鯨魚身體形貌的鯨魚洞。

 

DSC04482.JPG  

 

實際上,鯨魚洞在地質學上來說是海蝕作用所鑿出的一個海蝕門,

包括平行侵蝕與垂直侵蝕的結果,鯨魚洞旁邊有一根海蝕柱,

原本也是海蝕門,後因上頭的門頂陷落而變成海蝕柱。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

 

 DSC_0075.jpg  

 

  柱狀玄武岩是指熔岩流爆發後遇到海水快速冷卻

收縮凝固成六角狀的玄武岩。

這種地形在澎湖非常容易看見,

在大菓葉海邊保存一大片這樣的柱狀玄武岩,

顏色較黃,因為長年覆蓋於表土下,

所以節理保持得相當完整。

 

  在這裡我們不只到此一遊而已,

還在這邊的草地上玩起「漂浮少女」的遊戲,

小瑜不愧是年輕有活力,

嘗試兩下就讓我補捉到完美的漂浮畫面。

 

DSC_0085.jpg  

 

 

 

二崁古厝 

 

二崁,因南、北各兩處小高地夾握著聚落,

澎湖人稱高地為「崁」,因此古名二崁。

 

二崁村也是澎湖傳統聚落中保存完整且歷史建築至為豐沛的聚落,

現為文建會選定為文化聚落保存區。

 

DSC_0096.jpg 

 

 

DSC_0100.jpg  

 

 短短三、四年,二崁聚落不僅僅修復保存了二十六間閩南式古厝,

經過社區再造的運動,二崁聚落小到一面牆壁或一面窗堵,

大則一座菜田或一座圍牆,陶甕、石雕、銀合歡枝編、手繪圖像、古物農漁具,

崁村從二興宮入村處的門面開始,放眼而去盡是創意與藝術作品的結合。

 

 

 DSC_0105.jpg

 

 

DSC_0119.jpg    

 

為了沒能同行的友人,

我們用明信片傳遞祝福,心與你們同在!

你們就專心待產吧!!

 

 

 

西嶼燈塔

  

又稱漁翁島燈塔,為澎湖二級古蹟,可說是台灣地區最早的洋式燈塔。

園區西式洋樓、雪白的咾咕石圍牆

都足以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希臘風或者說是普羅旺斯的味道。

 

DSC04531.JPG  

 

比較特別的有燈塔文物陳列館,另外則是三尊霧砲跟煙墩,

霧笛則是海面能見度極差的時候能夠用來警告船隻。

 

DSC04524.JPG  

 

西嶼燈塔南邊的海域乃澎湖傳統海流湍急的海域,

澎湖俗諺「一吼門二西流」中的西流就是指這個海域,

此海域又是西嶼漁船前往南方漁場必經的水道,

百年前燈塔旁還有天后宮小廟跟公館提供船夫上岸休息,

可見當年西嶼燈塔的重要性與功能之強大。

 

在吃過晚餐之後我們經過中屯風車,

八隻雪白的風車,迎風或快或慢地轉舞,

 

DSC_0182.jpg  

 

生活在新竹的我們經常有機會經過南寮海邊一帶,

也可以看到壯觀的風車發電設備,

因此在這裡只稍作停留就先回民宿休息,

晚上再到觀音亭沙灘戲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icalin0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