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考了許久,開始想要推翻前一篇對池海秀的負面評價
本來覺得做為精神科醫生應該更理智客觀一些
後來轉念想一想,醫生也是人,為什麼對他們就應該有更嚴格的審視標準?
不過池海秀的行為真的越來越過分,讓我想要為她寫一些好話都很難找地方切入
「要不要試著慢慢了解對方?」
就算是被潑酒之後,張宰烈的反應也只是以牙還牙而已
如果不是池海秀打蛇隨棍上一路撒潑
張宰烈也不會做出要他們3人全部搬出去的最後通牒
大家可以評評理,池海秀的行為對不對
先是衝到宰烈的房間(沒經過主人的同意擅闖喔)一路叫罵
在她言語挑釁宰烈時,他當下還蠻有風度的跟她理性溝通
我猜他本來的打算是不能做好室友,頂多就井水不犯河水的各自過生活
沒想到海秀最後居然反客為主的要他搬出去...
你說說看你說說看,假如自己遇到這種情形,真的可以無條件忍受嗎?
兩人開始從頭算帳,其他人當見證人這一點是詭異又好笑,其中洙光是無條件站在海秀這邊
東民還算是明理,會聽完雙方說法後再進行評論
聽完兩人之間的陳述後,有腦袋的人都會覺得池海秀的想法很有事啊...
把宰烈打傷後,還趁他昏迷期間離開,好歹他也抱著她去找救護車...
留下的紙條只說會把慰勞金匯到他帳戶,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說
只想著對方是要來騙色的花心大蘿蔔,就對他的一言一行諸多挑剔
罵宰烈是自戀人格障礙者,自己絕對不會上他的床...
池海秀是不是太自我感覺良好了一點?
張宰烈反問她「你...就這麼有魅力嗎?」
我的反應就跟趙東民一樣噗哧一聲笑出來
他繼續說「我還沒飢渴到這個程度...」意思是指,你的姿色沒有好到讓我這樣做的水準...
我就說池海秀怎麼會鬥得過張宰烈的思考邏輯,她就一路被壓到底,輸的要脫褲子了...
已經真心道歉,我不懂池海秀繼續「番」的原因是什麼?
氣張宰烈沒給她留面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她不願相信的真相?
還是懷疑他是故意說出來惹事端?
不接受道歉的海秀讓我覺得很煩
說自己就是不會看眼色,所以被好友背叛和女友抄襲的宰烈讓我很心疼
原來他也是一個只會用表面的「笑」掩飾自己傷心的人
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池海秀不願意說給趙東民聽的心理陰影
這下子是全部的室友都聽到了
前男友在屋外淋雨苦苦哀求海秀原諒,兩人在雨中吵架這一幕,無論怎麼看都覺得很出戲
可能是前男友的哀痛演的太誇張,讓我不停的想笑出來
海秀的症狀真的很嚴重,小時候目睹母親跟別的男人親嘴
之後只要看到媽媽的臉,就想到她跟別的男人親嘴這一幕
現在男友劈腿的事情被揭穿,又加重她心裡的陰影
光是想像親吻跟性行為就會噁心痛苦的感覺真的很悽慘
又不像催眠有可以解除的方法...
我覺得要破解這個障礙只能靠出奇不意這招才有用,根本就不要讓她有時間思考
直接行動不就好嗎?實作之後可能也沒想像這麼糟嘛...
池海秀顧左右而言他的功力不差,趙東民押著她去求饒
她轉移話題要張宰烈分析病患一直畫性器官的心理問題為何?
沒想到這問題輕易就被張宰烈化解
「畫性器官有什麼不好嗎?只是畫圖而已,有什麼問題?但是因為那個我覺得人類好可憐...」
聽完張宰烈的話,我其實也像池海秀一樣恍然大悟
或許是因為「性」在我們的教育體制裡一直是被隱晦不談
導致就算是成年後的我們在談到性問題時
總是會用異樣的眼光,直接定義這是私密、羞愧,不能搬到檯面上談論的話題...
看到有人特意凸顯這個區塊時,就會以衛道人士的想法去指責制止這件事
沒有意識到這個盲點,就容易陷入主觀意識的框架
這也提醒我,凡事要像張宰烈一樣用openmind的立場去思考
不能像池海秀一樣,總是先把不同於自己的看法跟事物貼上標籤...
這個病例給我帶來頗深的感觸,害怕母親跟情人離開丟下自己一個人的少年
原來只是用畫性器官的方式,表達他內心的不安...
「我們都是患者,就像感冒似的,心理的疾病隨時襲來...」
每個人的心都會受傷,只是這個傷口不像肉體的傷口一樣會用流血的方式顯現
各種精神病症的外顯行為,是他們心在求救的訊號,如果沒有成功解碼
精神病患者就會像是找不到停靠港口的小舟,永遠在傷痛的海裡浮沉...
張宰烈在廣播裡介紹的電影《飛越杜鵑窩》,跟今天這集的主題相互呼應
「不要因為對方和我不同就認為他錯了...」
池海秀聽完廣播後,慢慢了解自己的盲點,也可以接受張宰烈的觀點
要對一個人改觀不是件容易的事,重點是自己也要有開闊的胸襟,才容得下別人的意見...
池海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這句話向張宰烈要求原諒
是從他自己嘴裡說出來的,哪裡還能自打嘴巴?
最後四人用喝酒慶祝大和解,沒想到又是用打架收場
只是池海秀真的很鐵齒,明明打定主意說不會受張宰烈吸引
怎麼敢跟他一起到私人公寓喝酒?
到時出事誰要負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