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馬祖的第一餐是由當地人作東,餐廳地點選在福澳村的涼山頂風味小館
福澳港也是南竿要往各離島的出發港口,往來台灣和馬祖的台馬輪,也是在這裡上岸。
把車停在山腳下,我們一行人慢慢的往上爬,走了5分鐘終於看到涼山頂...
出發前同事就跟我說要吃吃當地的淡菜、老酒麵線和紅糟料理...
結果今天這一餐幾乎包含了馬祖所有的特色餐點。
↑紅糟炒飯
客家人常吃的紅糟醃料在馬祖也被大量的使用入菜...
不過在台灣紅糟偏甜,馬祖的紅糟則是酒氣十足。
馬祖人常自製老酒,所生產的紅糟於是填裝成瓶批發給特產店販售。
當地民眾常用來當作料理食材,調理成為紅糟肉、紅糟炒飯、紅糟魚等美食。
↑炸小魚和紅糟鰻
紅糟鰻也是福州名菜之一,肉香骨酥,風味獨特,可做家常菜,也可成為酒席上佳餚。
↑淡菜
淡菜又名貽貝,俗稱「殼菜」,是貝類的一種,生長於淺海岩礁處,全台只有馬祖有!
淡菜不僅味道甘美,同時也富含維他命、礦物質等營養,性溫補...
馬祖人自行研發的淡菜養殖法,讓當季的每粒淡菜都渾圓飽滿。
↑魚丸肉燕湯
知名的福州小吃,有分包肉餡及無餡兩種,全部都是手工捏製而成,以新鮮魚肉剁泥,再拍甩製成,肉質富有彈性且紮實...
肉燕則是先取精肉或後腿肉,去油膜、抽小筋後,洗淨搗碎成泥,稍加太白粉即可桿壓成為薄片狀,也就是燕皮(也稱燕胚)
內餡則是由貢丸肉醬加入香菇、蔥花、荸薺及少許胡椒鹽、少許的糖和下肉攪拌而成,再包入薄片狀的外皮,外型像是餛飩。
肉燕藏在湯裡面,我吃得太開心,就忘記把肉燕拍下來...
↑鯛魚(?)
問過當地人,但是又忘記究竟是不是鯛魚,口感很好,讓我一口接一口吃不停。
↑煎海菜蘿蔔餅
當地人說是蘿蔔餅,看顏色似乎是混和了海菜才會有這樣的顏色...
口感類似年糕,是把蘿蔔和海菜柔在麵團裡,沒有特殊的味道,但很合我的口味。
之後幾天也有品嘗各家的馬祖料理,口味大同小異,也十分美味。
不過要提醒一下,要在涼山頂用餐請先預約...
因為馬祖是個頗封閉的地方,當地餐廳的食材準備有限,無法接待一般客人...
我們在三天後從北竿回來想要來這裡用餐就被拒絕了!
最後是回到介壽村(南竿鬧區)才有東西吃,用餐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info】
涼山頂民宿風味小館
電話: 0836-25386、0963-033640
傳真: 0836-25379
地址: 馬祖南竿鄉福澳村17號(商業會旁)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tel083625386
E-mail:Liangshan.Cool@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