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如此用心鋪陳(鬼打牆)的大魔王文英媽就這樣下線,
編劇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說完她之所以殺鋼太媽的理由,接著就安排她被尚泰砸暈...
快狠準的解決朴幸子不是不好,只是會讓觀眾看完有種「鉿,就這樣?」的問號不斷浮現...
這種感覺就像是幾年前看《秘密森林》時,從看完永恩秀檢察官被殺的震驚,
接著知道她被殺的真正理由之後,一樣的茫然失措與空虛...
或許也像是名偵探柯南處裡的各種殺人案件一樣,
只要有鼻屎般的動機就能有汪洋般的殺意,
尤其是對一個精神不正常的反社會人格的人來說,殺人其實並不需要任何正當理由...
真讓我更不解的一點是,都熙才既然都隱姓埋名躲藏20年,居然這麼容易暴露行蹤被KO?
也太辱沒她推理小說天后作家之名,按照她的個性難道不該設計個毫無破綻的完美犯罪?
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還是說她根本就是失去人生目標(丈夫已死)也躲膩了乾脆自爆?
或許編劇想要著重的重點,還是在傷痛之後的療癒過程。
「人就是因為脆弱才會聚在一起...」
不只是文英和鋼太兩兄弟互相扶持,他們身邊的人也有各自的人生課題,
今日你需要協助時他們伸出援手,他日別人有難,換你付出關懷幫忙解決困境。
鋼太學會了發出求救訊號,向吳院長請求心理諮商,不再把苦往肚裡吞...
鋼太也向朱里媽媽請求支援,讓她去撫慰文英因為母親而受創的心與胃。
文英認為鋼太的痛苦是源自於自己,才決意斷絕與他們兄弟的關係,但透過尚泰的畫與話,
她知道鋼太因為愛上她,終於能夠真實的露出幸福表情。
載洙培文英聊天紓解情緒,無意中告訴她,鋼太很想跟她去旅行(只想跟她一起玩)
透過這些訊息讓文英理解,比起痛苦,她帶給鋼太的幸福感更多...
「傷心痛苦的記憶、徹骨後悔的記憶、傷害與被傷害的記憶、被拋棄與背叛的記憶、
唯有將那些記憶納入心中一角活下去的人,才能更強大更熱情更堅韌啊,
恰恰只有那類人才會爭取幸福,所以不要忘記,不要忘記去戰勝它,
如果無法戰勝,你就只是靈魂尚未長大的小孩...」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繪本裡這段話也是貫穿全劇主軸,也完美做了前後呼應,加害者與被害者的關係已經是不可逆的事實,藏在心裡漠視它並無法解決問題,只有正視它的存在,接受它,處裡它,最後才能毫無芥蒂的放下它,兩人與其分開各自痛苦,倒不如聚在一起療傷止痛。
母親死亡對兄弟倆而言是可怕的記憶,只記得母親死亡那一幕,讓他們永遠走不出痛苦的漩渦。
把種在庭院的那顆樹當作母親,對母親的愛與思念都寄託在樹裡,期待從此想到母親時的記憶不再停留在她死亡的意象,而是轉化成能給人庇蔭遮涼生生不息的大樹,同時也有意喻母親重生的意味...
為母親種下這顆樹,是鋼太療癒自己和尚泰的處方籤,也是緩解文英罪惡感的一種方式,
把三人合照掛在樹上,鋼太是用實際行動接納文英成為他們的一家人。
編劇在ep15集倉促處裡都熙才的手法,不免讓人擔心ep16集會如何收尾,幸好編劇在尾聲又回到先前水準,留給觀眾一個不落俗套的結局。
文英和尚泰的新書《找尋最真實的臉孔》訴說的不只是他們三人的故事,
同時也把這段時間陪他們度過的那些人的喜怒哀樂都融合進去...
雪地裡的狐狸媽媽和在荊棘裡跳舞的賣藝人,他們的淚水豐富滋養他們的生命旅程,我們在他們的故事裡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得到相同情感共鳴。
以為三人開著休旅車到處旅行就是最完美的結局,編劇又巧妙地,讓鋼太得到真正的自由。
事實上我們都明白,在現實生活中像尚泰這樣的孩子,一輩子都需要家人庇護,尚泰之於鋼太就是無法擺脫的責任也是最甜蜜的負荷,無論如何鋼太都無法切斷與尚泰的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關係,能夠主動做出改變的就只有尚泰自己。
尚泰完成出書的夢想正式成為插畫家,情感方面得到安全後,跟著文英和鋼太到處玩樂已經無法滿足他,他追求的是更上一層的目標,被人需要的成就感與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抱負,並完成「自我實現」。
尚泰對鋼太說,鋼太是自己的主人,而他也是他自己的主人...
不是依附在誰的羽翼之下,而是依循己心去做想做的事,
最終他克服先天的缺陷,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很久以前,同樣也是講述精神疾病題材的韓劇《沒關係是愛情》,編劇在劇終結論是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而這齣劇從一而終討論的主旨就是「你有沒有尋找幸福的勇氣?」
鼓起勇氣離開鋼太和文英,尚泰獨自踏上未知的旅程,他的身邊同樣會有一群人給予支援,
雖然他們分別往兩個方向離開,山水有相逢,互相牽掛的人總有再見面的一天。
部分圖片取自naver,google,豆瓣
【影視】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1-2集、你相信命運嗎?
【影視】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3-4集、準備好面對過去的恐懼
【影視】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5-6集、真正痛過的人才能體會那種痛
【影視】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9-10集、人的記憶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