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已經播映完畢,可隨著訪談花絮陸續釋出,又讓持續follow演員的我內心不太平靜...
無法狠下心送走這齣劇,因此把這期間有的沒的片段感想記錄下來!
關於韓俊輝:
韓俊輝這號人物,放在其他劇裡就是典型要讓觀眾喜愛的討喜男二,他在劇的作用除了
跟楊教授攜手合作追查舅舅死亡的真相,也是協助大家更加成長的領導人物。
他初出場的怡然自得就讓我對他印象深刻,後來在刑法課上的侃侃而談,又讓我對他
更加欣賞,腦性男再加上臉蛋並不差,若不是他整天都和學習小組和率黏在一起,
應該會招來許多主動投懷送抱的異性追求(同性也可能有)
俊輝在刑法課上近距離觀察率被教授逼問壓迫的場景,卻沒和其他人一樣因率口誤而發笑、
這點證明他是很有同理心的人,知道率緊張不安,不嘲笑弱者,這讓他的形象加分許多。
同時,他也是善於觀察情勢深藏不露的人,當他察覺教授並不認同他幫率解圍的行為後,
他的眼神來回流轉在教授和率身上,反應快的他當下應該就觀察出教授對率的特別之處…
我覺得劇本高明之處就是把這群人物的個性行為細節刻劃得很清楚,俊輝是聰明人,
當然也有他內心灰暗面,幸好,他把這些善於體察人事的優點是放在正確之處沒用來作惡。
關於姜率:
沒錯,最開心的就是率能得到每個人的寵愛,
楊教授的栽培讓她改變人生,他一直都相信他可以做到,
這份信任與愛讓她自重自愛,一步步完成自我實現。
俊輝同樣也百分百相信率能做到,他用耐心陪伴鼓勵她(自行)突破各種難關,
喜怒哀樂都共度共享,有時他們的言行舉止,會讓我誤以為他們是已經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
關於韓俊輝楊宗勳和姜率:
LawSchool 還沒引起話題前只能窩在豆瓣討論,
越到劇尾,許多強人出現,甚至把蘇格拉底和贊西佩的論點搬出,
認為楊率是編劇對蘇格拉底夫婦的致敬,卻也把俊輝指稱為背叛者...
看到俊輝的後續被(補腦)汙名化,讓我忍不住想為他平反一下,
能夠找到蘇格拉底原型的觀者讓我很佩服,他的論點補充讓我在看楊率互動時多了點確信,對他們沒演出來的未來也點期待與歡喜。
而沒能接收到致敬原型(師生戀)的觀眾,也不是罪大惡極或是學識不足,這就只是戲,大部分的觀眾並不會像我一樣癡迷到重複觀看許多次,編劇沒能讓人一次看懂,這就該歸咎編導組的責任,怎麼能怪觀眾領悟力低?
編劇分兩條線書寫,教授和率是暗線,俊輝率是明線,
編劇的心機在於並沒有把任何一條線寫死。
你看,率的態度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考慮男女情愛這件事,
沒有一個鏡頭是讓她暗地思念教授或是俊輝,只有她想把書念好這件事最重要。
兩個男主都是輔助率的角色,率也像是我們,不想被法律欺負就必須要懂法律要學習。
率能在這段期間成長茁壯,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
教授和俊輝,或是她身邊的所有人,都付出了一份力。
因為有率,讓俊輝從(內心)從陰暗回到光明,率沒有找出驗屍報告造假,俊輝會被迫退學,
教授也會作實殺人嫌疑,率同時也是楊教授和俊輝的光亮與救贖。
再回到背叛者這個問題,已經看到陽光的俊輝,又怎會走向背叛之路?
結尾三人走向同一方向,表示他們的信念是一致,
俊輝看來不窮,自己也有檢察官工作,實在找不出俊輝之後會背叛教授(信念)的理由…
除非,兩人為了爭奪率,而讓俊輝黑化(不好意思,我開個玩笑而已),那就是頂樓編劇金順玉的戲路,不會發生在這裡…
編劇同樣把俊輝和率的情感寫得很細膩,讓我兩邊都愛不釋手,甚至希望率能左右逢迎...
(抱歉,又開玩笑了,我想當率…)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楊教授是天菜是眾人景仰對象...
俊輝很優秀是善解人意樂心助人的大天使,
兩個人都有讓人喜愛欣賞的部分,實在無須為了站隊而貶低哪一方...
真正可惡的是編劇,兩條感情線都要平均發展,率後期也一直對俊輝撒嬌,
俊輝都是用甜到溢出蜜汁的微笑和眼神看著她鬧,
有三種東西是無法隱藏的,貧窮咳嗽跟愛情…
戀愛中的人,眼睛會不停追逐對方,旁觀者一清二楚,
我無法接受俊輝這樣盯著率看就只是同儕之情,若真只是這樣,
那就是演員表演太過火讓觀眾誤會,那導演你怎麼不讓演員調整情感表現呢?
以為他們這段感情一直是以俊輝對率單相思或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曖昧到底,
後來,率好奇地跟著俊輝去法院,突然覺得兩人好像已經突破那種需要明說,
才能證明彼此關係的境界,當他們一路念到三年級,每天同進同出形影不離,
一個人行動另一個人不問清楚也想跟上去,只要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的想法,
他們的關係他們自己清楚,旁邊湊熱鬧的人就繼續乓邊等著看好戲…
關於楊宗勳和率
如果他們這樣都只是師生,那我就沒有老師了…
能感受到的是,率對於楊,確實是尚未參雜男女之間遐想(她真的很忙或是尚未領悟)
可教授對率那細膩情感流動,在她身前身後甚是珍惜的表情眼神,都在表明他的情感,
最可怕的是,兩人之間甚至沒有過肢體接觸,光是精神交流就讓人有無限遐想…
雖然拼命說服自己他們是叔侄、父女,可那目光就不是看女兒的眼神!
誰會用這種深沉的眼神看學生?
擔心、不忍、心疼,想解釋又不知該從何解釋起…
是金演員的眼裡有如此多情緒才讓我們有此發想,
好想抓金演員出來解釋一下,他當時到底是用何種情感演繹…
(反倒金演員在戲外和惠英的互動,真的明顯是前輩對後輩的表情)
兩人交手的火花與氣場相契合,每場互動都有強大張力,就算演員和編導否認,觀眾還是能感受他們微妙的情感…
楊教授對率到底是什麼情感,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不太敢篤定,
明顯他們的交流是比師生關係更親近,可若只是界定為師生,又覺得不太貼切…
叔侄?或是父女?用親情的方向去看待,可能會不那麼驚世駭俗一些
(不要褻瀆金演員嗎...)
舉例來說,有些人只有女兒,因此他會把無血緣的女婿栽培成接班人,然後承接自己的事業…
楊教授可能就是這樣,無子女的他,把率看作自己的子女,
用嚴厲方式教育她,希望她成材,繼承自己的信念,
他們之間真的也相差快20歲,情同父女的師生,兩人相處應該可以更長久…
最後的最後,我對於第二季還是抱持樂觀,先要編劇願意寫(大約2年ok?),製作組願意製作,投資到位後,導演願意導戲,演員調整檔期配合…
之前《秘密森林》不也讓我等來第二季,
這齣劇連主要演員都開口願意演,看來後續之作是精采可期…
金明民 lawschool 終映採訪【比起嘮叨,更注重幫助】
楊宗勳教授希望學生們成為真正的法律界人士,因此說出狠話和寸鐵殺人的楊宗勳教授是JTBC電視劇《lawschool》描繪的教師形象。 在拍攝現場的金明民和楊宗勳教授的立場。 對於一起演戲的後輩演員來說,既是前輩又是老師的位置。
如果楊宗勳是真實存在的人物的話? 金明民說:"雖然很累,但肯定很踏實。" 他比喻楊宗勳的教育方式說:"他是不會讓人看出來胡蘿蔔(獎勵)的教授。"
他是一位非常希望學生們不要重複自己被扔進法律界人士世界的自愧感的人物。 這種想法產生的毒舌最終是想要保護學生的心聲的表現。
金明民笑著說:"如果我回到20年前,能見到像楊教授這樣的人,我願意選擇法學院","當然一定要取得好成績才行。”
金明民表示,對出演學生角色的所有人都很喜愛。 即使表面上看不太清楚,但就像楊宗勳疼愛學生一樣。 "只要看到他們聚在一起的樣子,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楊教授應該如何演繹,給我帶來了靈感。 我想借此機會向後輩演員們表示感謝。"
"與(金)汎兒變得非常親近。 《朝鮮名偵探3》中,汎兒作為組員出演。 有一個演員叫金汎所具有的光環,因為出演了一個小的角色,所以嚇了一跳,又重新看了一次。這次再會,他非常誠實,對自己負責的事情盡心盡力的樣子非常漂亮。尤其會非常地苦惱。看著他作為學生們的領袖,實際上也是一邊鼓勵孩子們一邊引導的樣子,我覺得他作為演員和一個人都很有魅力。這次哥哥徹底把弟弟給“吃了”。叫金汎的演員,真的是很帥氣的演員。
姜率A(慧英)扮演的是與自己不同的角色,她也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看著她那樣都戰勝一切的樣子,我感到非常可愛和美麗。現在好像明白了楊教授在對姜率A惡語相加的同時還想培養她的理由了。”
強悍而孤獨而悲傷的人。 這就是金明民解釋的楊宗勳。 因此,也有用毒舌包裝的部分。 金明民說:"我有很多惻隱之心。 所以更加喜愛,作為演員金明民,對《法學院》的楊宗勳產生了可愛的感情。"
作為老師,希望學生們不要經歷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 檢察官徐炳柱(安內相飾)是楊宗勳最尊敬的前輩和同事。 但是巧妙地利用法律掩蓋了肇事逃逸事件的真相,在收受賄賂方面也被判無罪。
法律理所當然是正義的,所有有信念的事情都湧來,給楊宗勳留下了傷痛。 看著徐炳柱進行自我抗辯的樣子,楊宗勳對成為法律界人士的理由和真正的法律產生了疑問。 他教孩子們去尋找自己找不到的答案。
就像楊宗勳是老師一樣,演員金明民在拍攝現場既是演技前輩,也是可以教書育人。 作為前輩,你會用什麼樣的心情對待後輩呢?
他說:"比起嘮叨,我更希望我是能幫助他們的人。" 對後輩們的稱讚不絕於耳。 因為每個人演技都不差,所以在配合上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都像法學院的學生一樣。"
作為前輩,只要忠於自己的角色,就能忠於後輩們的各自角色。 這就是金明民在現場做前輩的方法。 他說:"比起劇本,我最大的想法是讓觀眾們感受到楊教授的相關內容,從而將他們內心的東西拉出來。 托他們的福,我也希望楊教授能這樣做,做的很自然。 法學院的所有學生都非常優秀。"
楊宗勳教授沒有和學生們一起吃飯。 金明民解釋說:"因為感情可能會動搖。" 這是因為,如果擁有私人職位,就會暴露出感情,如果撲克臉崩潰,教育的方式也會變得模糊。
金明民開玩笑說"在這方面,楊宗勳和我不同,是個倒楣的人",並說"不是說年齡越大越要閉嘴掏腰包嗎? 我要好好請後輩吃飯。 這次因為Covid-19,沒有和演員們或工作人員聊過拍攝背後的故事。 太傷心了。"
預備法律界人士向自己提出問題,展現成長過程的電視劇,雖然有些鬱悶,但現實是那樣的電視劇,沒有誇張,而是真誠地展現的電視劇。 金明民對以楊宗勳為生的"法學院"懷有深厚的感情。
"有楊教授的學生應該是幸運兒","我想對有信念的法律界人士說聲謝謝。 希望看不見的地方能有很多真正的老師。" 。
轉貼 自微薄 至上之法超話
部分資料圖片轉自微薄、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