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到現在還能夠享受閱讀的趣味
不停的挖掘之前遺漏的佳作
也重新認識這位美國推理大師...
勞倫斯‧卜洛克 Lawrence Block (1938~ )
大師小檔案:
勞倫斯.卜洛克,1938年6月24日生於紐約水牛城,當代美國偵探小說大師,目前定居紐約。卜洛克在十九歲便以短篇〈You Can’t Lose〉出道(後收錄在《Enough Rope》一書),當時他只是俄亥俄州Antioch College的在學學生,其後出版了超過五十篇推理小說、七十篇情色小說,後者多以筆名發表於《花花公子》等雜誌上。卜洛克絕對是當今歐美冷硬派私探小說書寫的第一人,在題材上的多方嘗試更大大拓展了他的寫作範圍,是一位成功的大眾小說家。
卜洛克的推理小說,主要有五個系列:
一、 無牌私探馬修.史卡德(Matthew Scudder)系列
以一名患有酒精中毒、後以戒酒為目標的退休警察,在紐約做著本質是私家偵探、實際上沒有取得合法執照的工作。
二、 雅賊柏尼.羅登拔(Bernie Rhodenbarr)系列
有竊盜前科的二手書店老闆,常因行竊過程中牽扯上謀殺案而不得不扮演起偵探角色,活躍的舞台多半在紐約。
三、 殺手凱勒(Keller)系列
接受殺人委託的無情殺手,往往因委託人不履行義務,或案件本身有違常理,進而展開額外的調查工作。
四、 睡不著覺的賊伊凡.譚納(Evan Tanner)系列
在韓戰期間遭迫擊時炸彈碎片殘留腦中,從此睡不著覺的賊,後因一連串陰錯陽差當起周遊列國的間諜來。
五、 奇波.哈里森與里歐.海格(Chip Harrison & Leo Haig)系列
以雷克斯.史陶德(Rex Stout)筆下神探尼洛.伍爾夫(Nero Wolfe)為藍本,塑造出私家偵探里歐.海格及其助手奇波.哈里森的辦案故事。
(資料取自臉譜出版社網站)
目前在我孜孜不倦的努力搜刮之下
從圖書館已經拜讀大師的14本作品
想要完全征服好像有點困難(剩下的只能用買?)
就先從我最喜歡的馬修.史卡德系列開始介紹。
一、馬修.史卡德(Matthew Scudder)系列
故事的主角馬修原先是一名警察
後來因為一件誤殺人質的事件後就辭去工作與妻子分居
在紐約做著本質是私家偵探、實際上沒有取得合法執照的工作。
在系列的前期因為酒精中毒影響到身體與工作
而後就以戒酒作為生活目標
靠著參加戒酒的聚會成功抑制了酒癮。
看馬修.史卡德的系列很過癮,警察背景出身的他
在追查許多案件時通常都無法攤在陽光下解決
遇到這種需要「暗」著來的時刻
他也會招集一堆有力的人士共同處理。
史卡德在前期雖然沒有取得偵探執照
但是因為他有一咬住就不放手的意念
所以到最後案件都會偵查完成
當然結果並不都是盡如人意,至少真相都會水落石出。
二、 雅賊柏尼.羅登拔(Bernie Rhodenbarr)系列
伯尼.羅登拔是有竊盜前科的二手書店老闆
常因行竊過程中牽扯上謀殺案而不得不扮演起偵探角色。
他可說是全世界最倒楣的賊
每一次偷東西都會被誣賴成殺人犯
就算是當上了二手書店的老闆
依舊逃不過被作為嫌疑犯的命運。
讓我聯想到名偵探柯南
每次柯南一行人到哪裡都會碰到謀殺案
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兩個系列的主角活躍的舞台多半在紐約
只是史卡德系列看完心情會比較沉重,但內容較精彩
雅賊系列則是比較輕鬆、幽默,有許多點挺好笑的。
三、 殺手凱勒(Keller)系列
接受殺人委託的無情殺手,往往因委託人不履行義務
或案件本身有違常理,進而展開額外的調查工作。
這個系列只看了兩本,目前還沒有看出興味
一直不停重複殺人的工作讓我覺得有點厭煩
有機會的話再看看續集。
四、單行本
《我的藍梅夜》是王家衛的電影作品
後來才發現劇本是由卜洛克撰寫。
這本書很簡單,敘述一個受到情傷的女子藉由旅行療傷的過程
越走越遠才發現,最初難過的原因好像也不是這麼重要
驀然回首才看見原來一直有人在身邊守候
故事回到最初的小酒館,幸好有一個happy ending。